来到杭州除了西湖,要更深入了解杭州,一定要去找那些市井烟火的居民生活区或者老巷子,这样才能打探得到这座城市的气息,来杭州找美食的道理也是如此钱掌柜,避开景区,去那些原住民多的生活区或是老巷子里,找到的美食大多不会差。
鼓楼附近的十五奎巷,烟火气十足,从早到晚人来人往。巷子深处藏着连续三年入选必比登推介的“小劳馄饨”,这家开业10年的小店保持着最初的模样:20平方米的小店,连价目表的底板也没有变过。
每天早上5点,老板娘劳剑慧就开始包馄饨,一上午要包1500多个。干干净净的店里,络绎不绝有客人进来找位置坐下。
“馄饨很新鲜,分量很足,一口咬下去全是肉”、“这里的馄饨,有老底子的杭州味道。”
小劳馄饨的老板劳阿姨是杭州本地人钱掌柜,开这家小店,原本打算是给退休后的自己找点事情做,没想到很快火了,每天能卖出200多碗馄饨,节假日甚至能卖出500碗。
火了之后有人问劳阿姨为什么把一家卖馄饨的店做火了?她说真的没有什么“独门配方”,只是有“强迫症”,对店内的卫生和食材的要求一直很高,“从开店第一天起,规矩就是‘馄饨过夜不卖”,卫生每天要打扫好几遍,厨房必须一尘不染,猪肉只用土猪夹心肉,小葱剥到最里面的芯子,连油都必须用猪膘肉当天熬制……”
至今天为止,已经连续三年上米其林必比登推介,每年上一次榜,小店就会火一轮,周末生意明显上升,老板娘一上午包的1500多个馄饨,完全不够卖。
杭州的网红餐厅如走马灯般轮换,我记得Y情期间去浣纱路有一家必吃榜的日料餐厅,没有两年的时间店就没开了,但小劳馄饨开了十年一直都在红着。
小劳馄饨店不大,20平米左右的小店,店里的装修简单得不能再简单,几张木质桌椅,墙上挂着几幅老杭州的黑白照片钱掌柜,却处处透着让人安心的烟火气。走进小店,就能看到吴山脚下的\"早餐红人\"小劳馄炖的老板娘剑慧正低头包着馄饨,手指翻飞间,一个个饱满的元宝形馄饨就整齐地排列在案板上。
她家的馄饨皮薄厚合适,入口劲道爽滑,馅料菜少肉多、饱满结实。汤底没有虾皮,只有香葱、紫菜碎、咸菜粒和薄薄蛋皮。
她家的笋尖鲜肉馄饨是跟着时令而来,现剥现切的笋尖是这道馄饨的灵魂。每天清晨,最新鲜的笋被剥去外衣,只取最嫩的笋尖部分,切成细丁后与土猪前腿肉按黄金比例混合。
劳阿姨调馅有独家心得:笋丁不能剁太碎,要保留颗粒感;肉馅要手工剁,机器绞的肉会失去弹性;最后加一勺自炼的猪油,让馅料更加油润鲜香。煮好的馄饨端上桌,薄而筋道的皮子透着微微的粉白色,那是笋汁浸润的痕迹。咬开时先尝到猪肉的鲜甜,接着是脆嫩的笋丁在齿间迸发清香,最后回味里带着山野的甘甜。懂行的老客会要求\"重青\"——多撒一把葱花,再淋半勺猪油,让春笋的鲜味被烘托得更加淋漓尽致。过了五月,劳阿姨就会停售这款,任食客如何央求也要等到来年春天。
鲜肉馄饨
鲜肉馄饨是小劳馄炖店的招牌,一碗十只馄饨,每一只元宝馄炖馅料满满,咬下去肉汁四溢。汤底看似简单,却暗藏玄机:紫菜、蛋丝、虾皮提鲜,最关键的是那一勺自家熬制的猪油,让整碗馄饨的香气瞬间提升几个档次。
全家福馄饨
如果单纯是和我一样想来试试小劳馄饨店的味道水准如何,那就点一份”全家福“,一次尝遍所有口味。
店里的葱包烩也是不可错过的美味。这道杭州传统小吃在这里被做出了新高度,饼皮比一般的更薄更大,包裹着炸得酥脆的油条和新鲜的小葱,刷上特制的甜面酱和辣酱,一口咬下去,焦香四溢,让人欲罢不能夏天的时候老板娘可能会嫌天热停售,他们家有葱油拌面,用猪背脊熬的膘油拌着劲道的面条,香气扑鼻,这碗葱油拌面也是满足
美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