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辑|花花中华金配
谁能想到,这部由陈可辛执导,集结章子怡与杨幂等一线大咖的《酱园弄》,上线多日票房才艰难突破两亿关口,如今预测总票房仍呈下滑态势。
无独有偶,4月初冯小刚与赵丽颖合作的《向阳·花》,最终票房也仅停留在2.3亿。
反观当下“导演票房榜”,新生代导演饺子与陈思诚已强势占据前两名。
这两位崭露头角的新导演,愣是把陈可辛、冯小刚这些拍了几十年电影的老江湖甩在了身后。
这一切似乎表明了一个道理:中国已经迎来了“新导演”时代!
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【电影酱园弄悬案官方账号、极目新闻、百度百科等】(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),为提升文章可读性,细节可能存在润色,请理智阅读,仅供参考!
一、再见了,陈可辛
近期上映的《酱园弄》,尽管集结了章子怡、杨幂、赵丽颖、易烊千玺等一众大咖,却依旧未能达到预期的票房成绩。
上线多日才艰难突破了两亿大关,观众给出的评价更是差评居多。
不少观众批评影片人物众多,反而导致了故事线混乱,未能讲好一个完整的故事。
但在中国电影的浩瀚星空中,陈可辛曾是最耀眼的星辰之一。
深耕电影行业近 40 载,他不仅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导演,更是名副其实的“影帝影后孵化器”。
无数演员在他的镜头下绽放光彩,斩获金马、金像等重量级奖项,其中一些演员甚至凭借他的作品捧回了职业生涯中唯一的奖杯。
1996年,一部《甜蜜蜜》横空出世,成为陈可辛导演生涯的转折点,也让他成功跻身一线导演行列。
这部跨越香港与纽约的爱情史诗,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爱情与命运。
影片中,张曼玉饰演的 “李翘”在纽约街头追逐黎明饰演的“黎小军”的场景,成为影史经典,至今仍让观众为之动容。
凭借这部作品,张曼玉一举夺得金像奖最佳女主角,陈可辛也斩获金像奖最佳导演。
尽管黎明在《甜蜜蜜》中未能获奖,但2002年,两人再度携手合作《三更之回家》,黎明终于凭借出色的表演摘得金马影帝桂冠,弥补了当年的遗憾。
2005年,陈可辛带着《如果・爱》转战内地市场,再次展现了他发掘演员潜力的独特眼光。
周迅在他的指导下,凭借该片一举拿下金马奖和金像奖双料最佳女主角,演技备受认可。
三年后《投名状》的上映,更是让陈可辛成为继张艺谋之后,第二位在中国内地票房跨入2亿俱乐部的华人导演。
之后在2013年,由陈可辛执导的《中国合伙人》横空出世。
这部以创业为主题的电影不仅收获了5.4亿的票房佳绩,更让黄晓明一跃成为了金鸡、百花、华鼎三料影帝,再次印证了陈可辛“造星”的实力。
然而,电影市场风云变幻,曾经的辉煌并不总能延续。
《夺冠》上映后,虽然票房表现尚可,但口碑却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,引发了观众的诸多争议。
2023年由陈可辛执导的电影《长沙夜生活》,票房更是只有两千多万中华金配,未能掀起太大的波澜。
二、再见了,冯小刚
1984年,冯小刚以剧情片《生死树》美术助理的身份初入电影圈。
次年被调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,成为了一名默默耕耘的美工师。
彼时的他,像块等待雕琢的璞玉,直到一场剧本危机让他锋芒初现。
当郑晓龙剧组在17集剧本筹备时陷入僵局,身为美工的冯小刚大胆自荐修改剧本。
这一举动在当时看来无异于“跨界挑战”,引来不少同事质疑,好在郑晓龙独具慧眼,给了他施展才华的机会。
几年后,《编辑部的故事》在开拍前剧本却意外丢失,冯小刚又一次挺身而出,协助了王朔救场。
之后更是因此原由多次与王朔携手拍摄电影,从王朔身上学到了不少。
这段经历也应了郑晓龙后来的评价:“冯小刚拍电影的看家本领,都是模仿王朔的这个能力。”
1997年,冯小刚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。
他将大胆尝试在内地尚属空白的贺岁片领域,带着《甲方乙方》为内地的电影界引入了“贺岁片”概念。
筹备期间质疑声此起彼伏,可谁也没想到,这部充满市井烟火气的喜剧,竟像一颗重磅炸弹,在票房市场炸出3600万的惊人成绩。
自此,“冯氏贺岁片”成为金字招牌,冯小刚也凭借独特的京味幽默与接地气的叙事风格,在电影圈站稳脚跟。
虽然他的成名之路比张艺谋、陈凯歌晚了些,但后来居上的他,很快就与这两位大导演形成分庭抗礼之势。
那段意气风发的岁月里,冯小刚甚至公开表示,自己无论是拍娱乐片还是严肃题材,都有观众买账,已经到了“独孤求败”的境界。
然而,近年来中国商业电影蓬勃发展,新导演、新题材层出不穷,可作为贺岁档开创者的冯小刚,却似乎陷入了创作瓶颈。
2019年的电影《只有芸知道》票房惨淡,仅仅只有1.59亿。
两年后,冯小刚转战电视剧行业执导的《北辙南辕》更是口碑与收视率双双爆冷。
之后在2023年,由冯小刚执导的两部电影上映后都成绩惨淡。
《忠犬八公》只收获了2.7亿票房,而《非诚勿扰3》更是才堪堪跨过亿元大关。
今年4月初,他携手实力派演员赵丽颖推出了电影《向阳花》。
2.3亿的票房虽不算差,但远未达到名导与实力演员强强联合应有的预期。
曾经那个引领市场风向的冯小刚,如今似乎也在逐渐走下坡路。
与此同时,那些新生代的导演们正以势不可挡的姿态横空出世。
三、“新导演”时代
陈思诚手握《北京爱情故事》《唐探》系列等12部作品,用诙谐幽默的叙事与精妙的推理架构,累计斩获了161.52亿的票房。
他本人也一举超越张艺谋、陈凯歌等影坛泰斗,稳稳占据导演票房榜亚军之位。
郭帆则凭借《流浪地球》系列,以天马行空的科幻想象、震撼人心的视觉奇观,轻松揽下80多亿票房,树立了国产科幻电影新标杆。
之后他更是深耕影坛,陆续推出多部佳作,凭借103.28亿票房跻身导演票房榜单第八,成为了行业公认的中坚力量。
但要说最惊艳的“票房神话缔造者”,非饺子莫属。
2019年,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如一匹横空出世的黑马,打破大众对国产动画的固有认知。
那句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的呐喊,直击无数观众的心灵,最终以50.35亿元的傲人成绩刷新了国产动画票房纪录,让饺子一跃成为备受瞩目的新锐导演。
四年磨一剑,之后上映的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更是全方位升级,技术上精益求精,内容上也跌宕起伏。
影片上映后,迅速掀起观影狂潮,最终154亿+的票房成绩不仅助饺子登顶导演总票房榜首,更以超出第二名40多亿的巨大优势,书写了影史传奇。
相较之下,曾经的那些影坛巨擘们在榜单上的排名略显落寞。
周星驰位列第21名,冯小刚紧随其后排在第22名,陈可辛更是连总榜的前50都没进。
也就徐克、张艺谋、陈凯歌三位大导排名较好,分别占据了榜单的第三、第四、第五名。
但细究便知,在他们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,不乏主旋律题材的深耕,这些作品往往承载着厚重的社会意义与文化使命,与新生代导演的商业爆款有着不同的创作逻辑。
那为何新生代导演的电影能异军突起呢?
究其根源,是电影消费主力军的更迭。
年轻观众逐渐掌握话语权,他们追求新奇的观影体验,乐于接受打破常规的叙事与风格。
而部分老一辈导演,如陈可辛、冯小刚,因创作理念与审美观念未能及时贴合年轻群体,导致作品与市场需求产生隔阂。
更重要的是,新生代导演展现出对作品近乎偏执的匠心。
饺子为了《哪吒》系列的特效细节,带领团队日夜攻坚,当锁链特效达不到预期,他们废寝忘食,反复打磨,最终呈现出灵动逼真的视觉效果。
反观部分老一辈导演,陈可辛在《酱园弄》路演时“演员拍不好就改剧本”的言论,暴露出创作态度的随意。
邓小刚在票房遇冷后,非但不反思自身,反而指责“大批垃圾观众”的话语,更是寒了无数影迷的心。
在现在的电影市场,观众们喜欢的是那些独具匠心、勇于做出改变的“新导演”,而不是那些对待作品敷衍了事、不跟进新时代的“旧导演”。
结尾
新老导演的交锋,不仅是票房数字的比拼,更是创作理念与时代审美的激烈碰撞。
都说时势造就英雄,但其实唯有实力才是硬道理。
就算时势再好,没有实力一切都是空谈。
信息来源:
美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